企業配置了自選的體檢保險,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彈性福利,那這里邊就有兩種玩法了,一種是全彈,一種是部分彈。
先說一下什么是全彈,全彈這個概念是從美國引進,美國的社會化福利其實并不好,所以政府要求企業去做一些福利,包括社會保險、補充保險,去滿足整個社會化福利的短板。
彈性福利的概念引入中國后,我們看到很多外企就開始做所謂的全面彈性福利,全彈要注意一點是不論哪項全彈領域的細節,都可以做相應的個性化設計,比如體檢和保險,在全彈的概念里,員工的體檢和保險的套餐,可以去升級,也可以去降級。
舉個例子,現在可能很多公司體檢大家都是一樣的,或因為男女不一樣或職級不一樣,體檢套餐會存在些許差異,但有沒有想過,現在很多第三方機構,比如購買了保險,就有可能送體檢,有些員工已經有了體檢,企業如果再給到他同樣的福利,這個錢就花的比較冤枉,員工也感受不到企業是在為我著想。
這個時候就要求全彈里能設計員工的體檢預算,比如每個人500元,現在員工自己已經做過體檢了,那員工就可以自行支配這500元去升級保險,或是為家人購置保險,通過全彈的方式,降級體檢,升級保險。
還有一種,就是員工自己購買了很多保險,企業保險對他來說意義不大,那是不是可以降級保險福利,去升級其他東西,比如升級年節禮包,升級健康權益,再比如不要體檢,但要去洗牙,不要保險,但要去美容,這些大健康領域的都可以通過全彈方式去組合。
另外一種玩法就是部分彈,從很多權威機構的調研數據中,我們了解下來,體檢和年節是目前90%以上企業都有的。
500人規模的企業,福利設計成這樣,首先肯定夠用了。那再跳一步,比如把餐飲補貼做進去,因為餐飲補貼是很好的一個抓手,企業每個月給員工發餐補,員工每天中午要吃飯,這個時候員工粘性會更強,每天訂餐軟件點外賣的時候,就會想到是公司給我發的福利,餐飲預算是不是加進去,可以考量一下,作為500人規模的中型企業,我覺得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