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式員工福利制度(彈性福利)

日期:2016-12-23 10:43:4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彈性福利又稱為自助餐式福利,或彈性福利計劃(flexible benefit program)。 是一種有別于傳統固定式福利的新員工福利制度。員工可以從企業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種福利項目的“菜單”中自由選擇其所需要的福利,每一個員工都能擁有自己的“專屬福利組合”。
另外,彈性福利制非常強調“員工參與”的過程,希望從別人的角度來了解他人的需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與職業所得的提升,薪資不再是員工唯一追求的目的,員工對福利的改善不但越來越受注重,員工福利的內涵也將日益個別化與多元化。在此種轉變下,企業對其福利、薪資制度,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因此彈性福利制度概念的應運而生,將會提供企業另一思考發展方向。

員工福利制度 方案.jpg
員工福利可分為法定福利支出(例如:法定保險、職業災害補助、獨生子女費等)及非法定企業設計之福利支出(例如:團體意外險、員工旅游、男性陪產假、 年度健康檢查等)。
在實踐中很多的企業對于員工福利制度的規劃與執行通常會有下列的問題出現:
1. 員工需求不易掌握:
任何福利制度規劃的成效評量標準應該是執行后的效果,而效果的顯現就是員工對于福利事項的感受性。如果一項立意很好的福利項目,但是并不符合員工的需求,曲高和寡的結果只會浪費資源,甚至造成員工反感。但是在自主性強的公眾社會價值下,個別員工的需求是十分難掌握的。在實務的工作中,就員工旅游而言,要找一個員工都沒去過或是大多數員工愿意去的旅游地點,或是三節時的禮券到底應該買哪一家等問題,都曾經是很多人力資源工作者相同的痛苦。
2. 福利的標準通常會易高難低:
各項福利的訂定通常是給的時候皆大歡喜,但是當公司預算有限或經費困難時,卻很難降低。例如:往年三節禮金都是二千元,但是今年因為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公司也很難降到二千元以下。雖然公司的營運會有起伏,在營運狀況好的時候所訂定的福利事項,通常會成為營運低潮時揮之不去的噩夢。
3. 福利預算不易編列:
由于員工的喜好不易掌握,每一項可選擇的福利事項,通常規劃初期很難確實掌握可能發生的預算,如此就有可能發生最后核銷經費或執行結果 超出預算的情況。
4. 公平性很難兼顧:
福利事項最怕碰到的就是“公平性”的討論,例如:可選擇性參加的福利不參加是否可退等額的錢?契約員工是否可參加公司福利計劃?新進員工和資深員工可以享有的福利是否應該不同?諸如此類的問題,往往會消耗承辦人員相當精力。
5. 專人負責的浪費:
各項福利計劃真正執行起來絕對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承擔的,但福利事項又不是天天發生,太多的人力安排又顯得浪費,而且臨時客串義務性的幫手不可能專業化的處理各項工作,在如今一切精簡的要求下,如何安排福利計劃執行人員的確也不容易。
員工福利制度 .jpg

對于公司而言,彈性福利計劃的優點如下:
1. 年度福利預算可以很明確的編列,也可以因應公司經營績效靈活調整總預算,因為只要年度人力需求計劃有了,乘上每位員工預算金額,就是全年福利預算金額。
2. 雖然總預算金額不變,由于可以提供的福利項目增多了,因此可以提升企業形象,成為優秀人才愿意工作的地方。
3. 由于有專業福利事項服務公司提供整體福利事項的規劃與執行,公司內部不再需要專職的人員負責,可以減低人員編制。
4. 可以很順利將人力編制結構做調整,也不會因為正式員工與契約員工或外包人力之間福利的公平性困擾。
5. 員工的福利也可以當作獎勵制度一種,不同工作表現的個人或工作團體可以給予不同福利預算額度,使福利與員工個人工作績效相結合,并且可以與整體薪資制度一起進行策略思考。
6. 由于專業福利事項服務公司提供服務,因此在數量上可以達到經濟規模、降低單位成本,使得各項福利事項均能物超所值。
7. 福利成本不斷的增加,使很多組織負擔沉重。而彈性福利制度的實施,通常會在每個福利項目之后標示其金額,可使員工了解每項福利和成本之間的關聯,讓員工珍惜所得也方便雇主管制成本。例如: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讓退休員工參與彈性福利計劃,由員工自行選擇醫療項目,發現降低不少福利成本,讓公司節省了可觀的支出。

彈性員工福利制度 .jpg
對于員工而言,彈性福利制度的優點如下:
1.可以針對自己不同的階段,自行規劃各項福利選擇,使得所有的資源都可以用在對自己最有效的地方。
2. 可以充分運用公司可以提供的資源,不會再有面對不合適的福利事項勉強接受,或自愿放棄的困擾。
3. 由于專業的福利事項服務公司提供服務,可以使得所可動用資源可做最有效的運用,得到真正物超所值的服務。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