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MW:成為葡萄酒大師的第三年,成為母親的第四年

日期:2023-03-12 11:29:03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寶寶在肚子里時,還基本可以自由支配時間;然而孩子出生后,真正的挑戰才隨之來臨。2019年5月中旬,一聲啼哭聲后,劉琳邁入了人生新階段,成為了一名母親。她本以為孩子生完就會在一旁乖乖睡覺,而自己則能夠歲月靜好、面帶慈祥地寫寫論文, 后來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劉琳一家三口合照

劉琳的家人都不在身邊(父親在國內養病,母親早年去世),法國公婆都已過了八十高齡,也幫不上什么忙。所以,孩子出生后的6個星期她基本沒辦法工作。 她調侃說那會兒她最不想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工作與養娃?“我一般就是在內心強烈地翻白眼”。正因要全身心投入地照顧孩子,劉琳本定在6月交的論文,也延期了半年。不然在2019年,她很可能就已拿下葡萄酒大師的頭銜了。

2020年初,劉琳成為首位女性中國葡萄酒大師的新聞在圈內迅速傳播。當年,《葡萄酒》雜志也和劉琳做了一篇人物專訪,探尋她的葡萄酒大師之路。文中談及得知消息時的心情,她的反應就很平靜,雖然開心是肯定的,但也說不上是狂喜,更多的是覺得輕松了。 當時外界對于她的評論是“事業、家庭雙豐收”。

劉琳主持拉菲集團在歐洲的品鑒會(左起:奧地利葡萄酒學院院長Dr. Josef Schuller,劉琳MW,拉菲集團總裁(時任)Jean-Guillaume Prat)

時隔3年,回看這句評價,劉琳有了更多成為母親后的思考。在她看來, 如果“豐收”指的是每個人各自內心的感受,那“葡萄酒大師”和“母親”的身份是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滿足?!芭畠旱某錾?,對我個人成長或者我們家庭關系的成長,甚至我與我的父母之間關系的拓展上,都是非常富足的存在,這一點相信所有有過孩子的朋友都能感受到?!?

那葡萄酒大師呢?對于劉琳而言,這無非是“對于一個階段的堅持不懈做了一個了結,但更重要的意義是跑到頂端看一看,于是就可以很有底氣地告訴自己: 世界浩渺,吾等不過螻蟻”。

劉琳在Haut Brion品鑒中

眉毛胡子一把抓抓到什么是什么

成為葡萄酒大師,新的事業機會正在敲門,但看著躺在搖籃里,正張著雙手等待媽媽抱抱的寶寶, 真的還能順利地打開電腦辦公嗎?

一開始, 劉琳沒有辦法立刻消化這種一夜之間帶來的變化:一邊是新手媽媽的手足無措——要對一個幼小纖弱的生命全方位負起責任;另一方面是被打亂的計劃——原本已規劃好的工作和學習幾乎不可能按部就班地進行。到最后,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抓到什么是什么?!?

抓到什么是什么!

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全球蔓延,她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大環境影響。在卡奧封城時,劉琳的家里沒有園丁和清潔工工作,外面沒有餐廳可以吃飯,連托兒所都關門了。 回想這段時間,劉琳覺得“可能就是最艱難的日子?!彼麄兎蚱迌扇瞬粌H要帶娃,還要一日三餐加上茶歇全部都自己做,還要把香貝古堡酒莊(Chateau de Chambert)的運營工作做好。帶一個還不到1歲的孩子,本就是一項巨大的工作,此時酒莊在主要市場上的銷售又面臨許多挑戰。

比如英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 然而在2020年,香貝古堡酒莊在英國的銷售慘不忍睹,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前,英國的進口商主攻的是高端餐廳。但這一年,英國的餐館接連歇業關門或是直接倒閉,對銷售造成了極大影響。最后不得不及時調整策略,吸納了高端的商超作為客戶,才算是救了場。

現在,全球主要市場的銷售都陸續回歸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是生產商又面臨新挑戰:原材料的瘋漲、貨運價格的飛升以及特別長的物流周期。此外,不同市場也在面對不同程度的重新洗牌, 這些都要求酒莊能夠在這場全球性的市場變化中,學會分散風險以及建立快速靈活的反應機制。

今時今日,隨著酒莊運營重上正軌,孩子逐漸長大,劉琳也慢慢地調整了過來,回看當初那段“最艱難的日子”,她反倒覺得,生活以及工作的變化給她帶來了更多正面影響—— 學會了如何取舍,也更善于利用時間。

劉琳在奧地利葡萄酒學院三十周年慶時發言

跟著孩子的節奏重新看看這個世界

現在,如果你問劉琳,在家庭和工作之前如何做時間分配, 她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家庭優先!采訪中,還剩下最后一個問題等待劉琳的回復,收到我的詢問信息,她馬上回復道:“我把女兒送到學校后就開始張羅!抱歉!可能在三小時后?!?

這就是她現在的日常生活,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生活節奏圍繞著女兒來安排,跟著接送孩子的時間走,并且家庭時間與工作時間劃分得非常清楚:晚上不工作、周末不工作、假期不工作。一句話總結,就是“ 以前久病不愈的工作狂癥狀,一下子就煙飛灰滅了。

在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里,劉琳大概將一半的比重分配在品鑒上,包括在持續耕耘的產區,以及一些有意思但跟工作不一定有關聯的產區;另一半的時間花在酒莊里?!?工作是做不完的,日子卻是要一天天都過好的?!币欠旁?年前,她肯定想不出自己也會說這樣的話。 你可不要誤解我們這位葡萄酒大師只是圍著孩子轉,相反的,時間在劉琳這里得到了充分且合理的利用。3個小時后,她如約回復了我的信息,一刻都沒有耽誤。

今年,劉琳的女兒快4歲了。當媽媽,逐漸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但劉琳也強調:不管怎么樣,家人都是在最重要的位置。她覺得這樣的狀態很好, 跟著孩子的節奏和視角,重新看看這個世界中被我們淡忘了的細節。

每一天,劉琳陪伴著女兒,在酒莊、在葡萄園內,和葡萄藤一起沐浴著陽光,一日日成長。女兒從躺在臂彎里的軟軟小人兒,到穿著小花裙子奔跑在樹藤之間的小姑娘,似乎也就是一眨眼的事情。 但身為母親,那些日日夜夜與朝朝暮暮,每一幀的畫面都在腦海中,不會被忘記。

劉琳還記得,女兒會說的第一個法語單詞,就是葡萄酒;除了“爸爸”“媽媽”之外,第一個中文單詞,是葡萄。沒有人專門去教她,就這么突然地冒出來了,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耳濡目染的力量。 別看還是個小人兒,小姑娘也會晃杯,會假裝吐酒。在過家家做侍酒師時,會問爸爸媽媽要不要Chardonoir,甚至還能說出來自己在酒里面聞到了什么香氣,有時候描述得還挺準確!

從2歲多起,這位小朋友便開始跟著大人一起采摘葡萄,用顯微鏡觀察酵母、嘗葡萄汁、測糖分。還會幫大人倒酒、拿酒杯, 可以干的工種還真不少!逛葡萄園時,劉琳會和女兒一起找找化石,看看小昆蟲,女兒也會問一些很有趣的問題。

在小姑娘的心里,葡萄酒是什么呢?是一種味道嗎?還是一種飲料?一種玩具?誰知道呢!但顯然,葡萄酒已經全方位地滲透在小姑娘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里。

而從另一個視角,我一直很好奇,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劉琳對于生物動力法是否會不一樣的認識?畢竟,作為莊主、釀酒師,照顧葡萄園,釀造葡萄酒……這似乎與作為母親、人生導師,去養育小孩,指導孩子前進的方向有許多相同之處。

聽完我的問題,劉琳覺得很有意思。對于她來說,生物動力法是我們對整個世界認知的一種態度,不應該被教條化或者神秘化。不論是養花養草、養狗養貓,還是養兒育女, 說到底都是我們實踐對世界認知的途徑和媒介,而這實踐的經驗,也會回哺給我們的認知,重啟再來。

法國西南的娛樂項目:挖黑松露

劉琳舉了一個例子來做進一步的解釋:比如, 我們常說“順其自然”,但什么是自然?怎樣的姿態才是“順”?順其自然有界限嗎?如果有的話,界限在哪里?如果有所“忤逆”,世界又會怎樣?正如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關懷備至又不至于用力過猛,張揚個性又不至于越矩出界,這是許多家長糾結的問題。

我們也可以把這個話題提升到另一個維度,就是“中庸平衡”是不是“好”? 種葡萄,釀葡萄酒,世間種種,都可以往里面套。

人生苦短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在2021年,成為葡萄酒大師的第二年,劉琳的評分被收錄到全世界奢侈品類葡萄酒交易平臺的晴雨表: 倫敦Liv-ex,這是中國,也是亞洲的酒評人第一次登上如此重量級國際平臺。2022年, 由劉琳創建并擔綱品鑒人的Wine Maniacs與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數據庫Wine-Searcher實行數據對接,為廣大的葡萄酒愛好者帶來中國專業酒評人的評判標準。

今年起, 劉琳會更專注于做波爾多La Place所列的葡萄酒酒評,品鑒和打分主要以波爾多酒款為主。同時,她也會去一些重要的產區更新品鑒標本,如意大利有不少酒莊在La Place,評分會需要跟整個產區的年份總體狀況作關聯。

但對于評分,劉琳表示: 希望打分只是大家買酒時參考的一個輔助手段,飲用場景和葡萄酒的風格比一個簡單粗暴的分數更有價值。如果用餐飲來類比,功夫菜比街頭排檔要花功夫,單純打分的話,星級的精致中餐一般會比街頭大排檔要高出很多分,但有時候可能大家就想吃點簡單的東西,材料新鮮、入味、有鍋氣,會是大家看重的元素。葡萄酒也是一樣的,簡單的風格里面也可以分出高下。精致的對立面并不是垃圾,可以是簡潔。

劉琳在Petrus品鑒中

很多中國的消費者非常關注劉琳的評分與品鑒評語,認為這會更加有中國特色,對此,劉琳認為:語言的確是比較直接的區分,中文作者寫的酒評,會自然而然用到中國人更能引起共鳴的語言,小到一些香氣的描述,大到一些通感方面的援引。但需要注意的是,葡萄酒語言本身有自己的特性,不管什么語言一定都會受這個框架局限和影響,不應該為了中國化而中國化,形似而神散。

談及中國葡萄酒近兩年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劉琳的感受是:風格更加多樣了。雖然有一些酒莊會堅持比較保守、隆重的審美路線,但有一些酒莊開始釀造清新易飲的酒款來回應不一樣的市場。不少釀酒人開始有對自己風土的理解和表達,并不追隨任何流行元素,這是非??上驳?。 百花齊放是一個生產國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不論是釀酒風格,還是葡萄品種的選擇,或者是價格定位上,都應該鼓勵多樣性。

劉琳為波爾多的中間商們上大師班

今年下半旬,劉琳計劃回國探親的同時,也和酒圈內的友人相聚。我們很期待與這位葡萄酒大師的會面, 也希望她能夠為中國的葡萄酒愛好者帶來優質的葡萄酒活動。

作為首位女性中國葡萄酒大師,對于正在葡萄酒行業內奮斗的女性,劉琳表示:人生苦短,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如果能干一行愛一行,那是非常難得的事情。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實際上都是一種歷練。 跟很多行業作比較的話,葡萄酒行業的大部分工種在性別上是相對公平的,而且在某些領域,女性甚至更有些優勢。所以希望在這一行的女性同行們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找到樂趣,畢竟工作占用了我們一半醒著的時間。

少莊主在巡視嫁妝中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