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重要的,我們錢不多!錢不多!錢不多!
再講一個事,每年都聽到,有設計院招聘應屆生,要求應聘者來單位實習至少一個月,才決定給不給offer!
Come on!
設計院的領導們,你們都老了吧,不了解現在的校園招聘吶!早就不像十幾年前了。來一個月人家要錯過多少宣講會?!要放棄多少來學校招聘的公司?!還得耽誤自己多少事情,人家可是要做實驗搞論文的??!最后你給不給offer還不一定呢,就算給了offer,你給的薪資待遇足夠有競爭力嗎?優秀的人都是搶手貨,為啥要為了你這棵圣誕樹,還是像畫餅那樣畫出來的圣誕樹,而放棄整片森林?
要應屆生實習那么久,說白了,難道不是要騙取免費勞動力?把人家找工作的時間都耽誤了,人家就不得不來你這了是吧?安的什么心!領導的底氣就一句話:老子就要你實習了,你愛干不干吧,你不干大把人愿意干~~邏輯清晰,就是這么簡單粗暴?。?/p>
你要那么高學歷,那么多經驗,付出那么多時間精力和健康,完成著其他行業、其他專業難以替代的工作。還虧欠了家庭,,,到頭來錢還不多。
收入多不多不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是應該跟互聯網,房地產,金融,銀行這些相比,設計院的專業性絕不比這些行業低,工作強度也不低,工作壓力也不小,為啥行業收入那么低?
當然其他行業人說:“互聯網,房地產,金融,銀行這些行業壓力大。我想說:” 難道設計壓力就小嗎?設計責任終身制啊親!人家壓力大,起碼還有錢,設計壓力大,有錢嗎?拿著賣白菜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加班成了理所當然,準時下班反倒成了異類。
在越來越高的房價面前,收入依舊上不去,入行的新人越來越難買房了。想安居,租房吧,或許租幾年,或許租幾十年。租房能有多少歸屬感?這種居,只能叫蝸居吧,能稱為“安居”嗎?安居做不到,能樂業?
時代發展太快,CPI瘋漲,房價瘋漲,一些行業還在固步自封,還在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還是個金饃饃,卻不知,在現實面前早已經成了雞肋?。?/p>
有人說設計院就是這樣,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這就是設計院的規則。。。
是的,正是這些規則,才使得設計這個行業呈現嚴重的疲態~
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慢慢的,也就心灰意冷了。
也有人不甘心,本科畢業工作1年后,同班同學中已經有兩個從設計院跳出,轉行互聯網,原先年薪8萬不到,馬上以菜鳥程序員的身份實現了收入翻倍~
設計虐我千百遍,我待設計如初戀。絕對是真愛,但是真愛不能解決柴米油鹽醬醋茶,不能買房,不能買車,不能打動現實的丈母娘~
有頭友提到私活,也叫炒更,的確,私活很普遍,見怪不怪了??嫉阶C還可以掛靠呢,來錢更快。業內人都清楚,不掛靠不炒更,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奇怪!同樣是活,做自己單位的活卻沒啥錢,要做外面的才有錢,同一本證書,掛在自己單位名下也沒啥錢,要掛在外面才有錢。就是這么奇怪!但是大家忘了吧,掛靠是違法的,大多數的私活是違法的呀!所以這一句:“要改善生活,你們做設計的可以掛靠和炒更?。?!”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要改善生活,你們可以去犯法呀!”,,,這難道不是設計行業的悲哀嗎?
這個行業需要改變,給年輕人留條活路吧,要不年輕人只能走別的路了~
(肯定有人會疑問,“這個行業需要年輕人?”
真是一言驚醒!也許是年輕人自作多情了!這行業只需要經驗豐富,任勞任怨,不計回報的技術大牛!都是年輕人的錯!拿自己的熱臉去貼行業的冷屁股了!就讓這群大牛干到老干到傷算了,等他們干不動了,這行也就不存在了)
目前,許多年輕人已經選擇用腳投票,關注了近幾年的大學專業錄取分數,很多學校的土木專業分數已經墊底了,意味著沒人報,招不滿,相當一部分學生是被調劑進來的。調劑進來的,能堅持下來,最后還能從事這個行業的,能有多少?去年高考清華就將土木納入提前批,并且規定不準轉專業出去。今早又看見清華的轉專業統計數據,果然,沒人轉入土木系。土木行業即將后繼無人。年輕人已經不愿忍受低薪與內卷了?!皟染怼币辉~出現不久,但內卷現象已經在這個行業存在多年,而且愈演愈烈,巔峰過后也許就是落寞。
近幾年來,外部環境已經變了,地方大力推行的新基建,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城市等概念,以土木工程為代表的舊基建已經成了配套工程,而不再是C位。內部環境上,各種設計軟件越來越好用,效率嘩嘩的提升,當年幾個人的活,一個人就可以輕松搞定。所以這個行業已經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年輕人,趁著沉沒成本還不高的時候,去更需要你們的地方吧。
環境反復期間,房地產嚴冬時節,設計院的同行們,你們被優化了嗎?沒被優化的,薪酬還能如期發放嗎?還足額嗎?大大提的房住不炒,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最近高考完正是考生報志愿的時候,聽說很多高校的土木工程加入了計算機,程序,bim等課程,已經改了名字叫“智能建造”!真是玩的一手好套路,穿的一手好馬甲!yyds!
責任編輯: